发布时间:2018年5月21日 已帮助: 858 人 来源:临汾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鼎足而立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勿乱于2018/5/2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鼎足而立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成语造句: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鼎足而立。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三足鼎立、分庭抗礼、相持不下、鼎足而三
反义词:合而为一、定于一尊、归于一统
英语翻译: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
相关成语推荐:
鼎足而居
中文发音:dǐngzúérjū。
成语解释: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鼎足而三
中文发音:dǐngzúérsān。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成语造句: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鼎足之势
中文发音:dǐngzúzhīshì。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成语造句: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以上就是勿乱小编为您整理鼎足而立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