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3日 已帮助: 856 人 来源:上海七田真早教
“面对未来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社会,我们的孩子需要具备求知探究力。”面对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们的幼儿园除了借鉴西方经验,更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在近日举行的2018第六届西部幼教论坛上,幼教专家们都有着这样的共识:我们在用过去的经验教育现在的儿童去适应未来的社会。
面向未来的教育观摸清文化脉络是多元发展的基础
要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引领未来社会,教育理念中前瞻性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论坛上,幼教专家们对于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家园共育观的思考,值得所有教育者借鉴。
全球化过程中,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常常是跨国界的,很多幼儿园制定了国际化教育的培养制度,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纳入日常教学中。但一些幼儿园老师很少追究这些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来源,对所谓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拿来。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家雄对此表示担忧:这些教学法如何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中?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如何考虑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面向未来的儿童观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升主体能力
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需要课程重构。专家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有一些共同的特性:知识一定不是现成的,而是在探究性学习中生成和建构的;课程一定不是割裂的,而是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导向;学习一定不是以知识本身为目标,而是把学生会学习、会创造的主体能力本身当作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是将知识整理成体系,学生理解、记忆、练习、强化,但这种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技能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新知的人才。
以上就是周亮小编为您整理学前教育如何对接未来这些观念我们要牢记的全部内容,有关学前教育的课程请进入学前教育栏目查看。